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磯子區歷史年表1946年~昭和45年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8月19日
年月日 | 專案 |
---|---|
1946年4月10日 | (修改《選舉法》後首次舉行眾議院大選) |
1946年10月7日 | 設立區選舉管理委員會 |
1946年11月3日 | (日本國憲法公佈) |
1947年2月15日 | 磯子清掃辦事處開設 |
1947年3月31日 | 拆除居委會鄰組的組織 |
1947年3月31日 | 橫濱高等女子學校(現在的私立橫濱學園)從中區搬到岡村町 |
1947年4月1日 | 居委會的行政事務被區繼承 |
1947年4月1日 | 法施行,新學制開始。磯子、杉田、根岸、瀑布頭、浜這5所國民學校成為國小。 |
1947年5月5日 | 根岸中學、浜中學開校 |
1947年6月1日 | 地區事務所設置在根岸、瀧頭、磯子、屏風浦、上笹下的5個地方(昭27.11.30廢止) |
1947年8月1日 | 磯子稅務局在丸山町開設 |
1947年8月22日 | 瀧頭國小岡村分校開辦 |
1948年3月7日 | 根據員警制度的改革,橫濱市磯子警察署(昭和30.7.1神奈川縣磯子警察署) |
1948年5月15日 | 金澤區從磯子區分離獨立。市內10區 |
1949年1月20日 | 市裡新設了弘報課,發行了《橫濱弘報》(現在的宣傳橫濱)。在該區成立弘報委員會 |
1949年2月1日 | 市營巴士橫濱至杉田之間的路線將延長至六浦 |
1949年3月31日 | 岡村中學開學 |
1949年12月1日 | 磯子稅務局遷移到南區,成為橫濱南稅務局 |
1950年5月25日 | 岡村公園開設 |
1950年7月30日 | 磯子保健所在磯子町開設 |
1950年8月1日 | 在區政府內設置磯子民生安定所 |
1950年12月14日 | 因重油災禍,屏風浦、富岡、金澤的海苔全滅 |
1951年4月1日 | 區社會福利協議會成立 |
1951年7月20日 | 設立區農業委員會 |
1951年12月10日 | 杉田國小杉田分校建校 |
1953年6月1日 | 市立橫濱商業高等學校別科從中區遷移到西根岸上町 |
1953年7月5日 | 市磯子母子宿舍開設 |
1953年11月14日 | 東漸寺的梵鐘被指定為國重要文化遺產 |
1954年2月25日 | 在圓海山設置電電公社極超短波無線中繼站 |
1954年7月31日 | 瀧頭國小岡村分校建校 |
1954年10月 | 舊東伏見邦彥伯爵別邸、橫濱王子飯店開業 |
1955年1月 | 磯子區政府大樓的大改建完成 |
1955年2月6日 | 杉田國小因火災燒毀 |
1955年4月1日 | 市電、八幡橋~間門間開通 |
1955年12月21日 | 岡村町(現岡村公園的一部分)解除接收 |
1956年4月1日 | 屏風浦國小建校(從杉田國小杉田分校獨立) |
1956年5月8日 | 杉田國小新建落成 |
1956年8月3日 | 杉田貝冢的發掘開始 |
1956年10月9日 | 屏風浦漁協及該海岸填埋反對期成同盟,將“反對填埋磯子海岸決議”交給市政府 |
1956年10月17日 | 當地漁協反對國鐵根岸線建設以及磯子・杉田地先填埋,向國鐵請願 |
1956年11月29日 | 反對根岸灣填埋的漁民總誓師大會即將舉行 |
1956年12月25日 | 市會決定填埋根岸灣 |
1957年4月3日 | 國鐵建設審議會決定國鐵根岸線建設專案 |
1957年11月16日 | 為紀念區製實施30周年,並舉行磯子消防署·磯子公會堂新建製作慶典 |
1957年11月25日 | 磯子消防署遷移到磯子町開設。舊政府大樓是杉田消防辦事處。 |
1958年4月1日 | 杉田國小梅林分校開校 |
1958年10月14日 | 根岸的美軍機場解除接收 |
1958年12月11日 | 根岸灣填埋補償備忘錄簽字 |
1959年1月25日 | 在根岸灣填埋處簽署漁業補償協定,解散根岸灣填埋問題協議會 |
1959年2月21日 | 根岸中學舉行根岸灣填埋事業的開工儀式 |
1959年5月23日 | 根岸線建設工程開工 |
1959年9月1日 | 市立大學史學研究室發掘調查三殿台居住遺址 |
1960年2月15日 | 鳳町解除接收 |
1960年4月1日 | 梅林國小建校(從杉田國小梅林分校獨立) |
1960年6月30日 | 中根岸町全面解除接收 |
1960年10月15日 | 設置磯子職業訓練所 |
1961年1月28日 | 磯子住宅區(汐見台住宅區)舉行開工儀式 |
1961年6月21日 | 外務省橫濱移住介紹所(現國際協力事業團海外移住中心)在中根岸町開設 |
1961年7月22日 | 三殿台埋藏文物調查委員會開始發掘調查 |
1962年4月1日 | 縣立磯子工業高等學校開學 |
1962年6月7日 | 根岸青少年之家在原町開設 |
1962年10月10日 | 市會、磯子住宅區的新町名定為“汐見台” |
1963年1月10日 | 岡村國小建校(從瀧頭國小岡村分校獨立) |
1963年2月1日 | 在磯子町、森町的地先填埋地新設新磯子町、新森町 |
1963年5月22日 | 瀧頭青少年之家在瀧頭町開設 |
1963年5月25日 | 汐見台住宅區入住開始 |
1963年6月26日 | 新設汐見台(1-3丁目) |
1963年6月 | 屏風浦漁協在白旗上建立根岸灣填埋紀念碑 |
1963年7月1日 | 開設腰越游泳池 |
1963年12月24日 | 根岸灣第1期填埋工程竣工 |
1964年3月24日 | 在杉田町、中原町地先填埋地新設新杉田町、新中原町 |
1964年5月3日 | 填埋地內的產業道路全線開通 |
1964年5月19日 | 在磯子站前廣場舉行根岸線第1期工區(櫻木町~磯子之間)的開通儀式 |
1964年7月14日 | 森町游泳池開設 |
1964年11月17日 | 橫濱地方法務局磯子出差所在區政府旁邊落成(轉移到S53.11.27金澤區) |
1964年11月18日 | 區居民運動聯絡會議反對東京電力建設火力發電站的決議 |
1964年11月27日 | 屏風浦漁協的解散儀式舉行 |
1964年12月15日 | 根岸灣第二期填埋工程竣工 |
1965年1月1日 | 實施市內最初的住宅標識。丸山町、瀧頭町廢止。新設丸山一丁目~二丁目、瀧頭一丁目~三丁目、廣地町、中浜町、久木町、磯子一丁目~三丁目” |
1965年2月 | 根岸灣漁協在根岸站前建立根岸灣填埋紀念碑 |
1965年4月1日 | 縣立貿易外語高等學校(1968年改名為縣立外語短大附屬高等學校)。 |
1965年5月7日 | 屏風浦青少年之家在森町開設 |
1965年7月1日 | 廢止中根岸町、西根岸上町、西根岸下町、西根岸坂下町、西根岸馬場町。新設東町、西町、下町、坂下町、馬場町、上町。 |
1965年7月1日 | 橫濱游泳池中心(猛獁象游泳池)在原町開設 |
1966年4月2日 | 三殿台被指定為國家的史跡 |
1966年7月19日 | 南部汙水處理廠竣工(從昭17.4.1更名為“南部水再生中心”) |
1966年8月9日 | 根岸線第2期工程(磯子~大船之間)的許可 |
1966年9月1日 | 浜國小汐見台分校建校 |
1966年12月12日 | 日本住宅公團洋光台住宅區開工儀式舉行 |
1967年1月31日 | 橫濱市三殿台考古館開館 |
1967年3月13日 | 區綜合廳舍(區政府、自來水營業所、公會堂、磯子會館)在磯子三丁目(浜國小遺址)完工。 |
1967年4月1日 | 汐見台國小建校(從浜國小汐見台分校獨立) |
1967年6月1日 | 汐見台完成了兒童福利設施、青鳥愛子園(昭和60.7.31廢止) |
1967年6月10日 | 磯子區綜合政府大樓落成儀式舉行 |
1967年6月23日 | 科學技術廳向橫濱市提出在根岸灣填埋預定地建設原子能船母港的方針。 |
1967年6月30日 | 杉田商店街聯合會反對在市裡建設原子能船母港的請願 |
1967年7月31日 | 市電、葦名橋~杉田間廢止 |
1967年9月5日 | 政府因建設原子能船母港而放棄了橫濱市,決定在陸奧市 |
1968年4月1日 | 市衛生研究所在瀑布頭完成 |
1968年4月1日 | 縣立外語短期大學開學(2011年3月閉校) |
1968年8月31日 | 市電、八幡橋~間門間廢止 |
1969年4月1日 | 浜中學汐見台分校建校 |
1969年5月2日 | 磯子水上消防辦事處開設 |
1969年5月13日 | 圓海山周邊被指定為近郊綠地特別保存地區 |
1969年5月31日 | 清掃局磯子工廠竣工(昭59.3.31廢止) |
1969年6月1日 | 瀧頭區青少年圖書館開館 |
1969年10月1日 | 由於行政區重組,港南區、旭區、綠區、瀨谷區成立。市內14區 |
1969年10月1日 | 隨著行政區的重組,南區笹下町、日野町、上大岡町的一部分編入磯子區。新設磯子區笹下町、日野町。 |
1969年10月1日 | 神奈川臨海鐵道本牧線的完工儀式舉行 |
1970年3月17日 | 根岸線磯子~洋光台之間開始營業 |
1970年4月1日 | 汐見台中學開校(從浜中學汐見台分校獨立) |
1970年4月1日 | 廢除矢部野町、笹下町、日野町。新設洋光台一丁目~六丁目 |
1970年4月11日 | 日下國小洋光台分校開校 |
1970年5月 | 秩父宮妃的歌碑在磯子車站前建立 |
1970年6月1日 | 西光台住宅區入住開始 |
1970年8月28日 | 大岡川分水路建設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732-6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