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保健指標的特徵
最後更新日期2019年3月5日
要選擇最適合的保健指標,必須事先了解其特點(優點和缺點)。
在這裡,我想列舉代表性的保健指標的特徵。
粗死亡率
一個地區的死亡人數除以該地區的人口。以人口10萬為單位來表示的情況比較多。
- 優點:容易被要求。
- 缺點:不適合在不同年齡結構的地區進行比較。
- 必要的統計資料:死亡人數、人口
年齡調整死亡率
在年齡構成不同的地區之間,為了能夠比較死亡狀況,調整了年齡構成的死亡率。根據該地區的“年齡等級死亡率”和“1985年模型人口(男女共通)”計算出的死亡數,除以“1985年模型人口”來計算。
- 優點:可以在不同年齡結構的地區進行比較。
可以看到經年變化。 - 缺點:需要詳細的數據(每個地區的性、年齡等級的死亡數和人口)。
人口、死亡人數少的情況下,容易受到偶然誤差的影響。 - 必要的統計資料:按性別、年齡階級死亡人數、性別、年齡階級人口、1985年示範人口
標準化死亡比(SMR)
在年齡構成不同的地區之間,為了能夠比較死亡狀況,調整了年齡構成的指標。根據“基準集團的年齡等級死亡率”和“該地區的人口”計算出“期待死亡數”,在該地區與“實際觀察到的死亡數”進行比較,要求出。
- 優點:可以在不同年齡結構的地區進行比較。
不需要詳細的數據(只要知道該地區的總死亡數就可以了)。 - 缺點:不適合看經年變化。
(根據要求SMR的時期不同,基準集團的資訊也不同) - 必要的統計資料:按性別、年齡等級死亡人數、基準集團的性、年齡等級死亡率
潛在的餘命損失年數(PYLL)
比基準年齡(利用65歲和平均壽命)年輕死亡的人,到基準年齡還有幾年,損失的年數加上死亡人數的值。為了除去人口的影響,也有進一步評價除以人口的值(PYLL率)的情況。
- 優點:可以看到年輕年齡層死亡對社會造成的損失。
- 缺點:不適合在不同年齡結構的地區進行比較。
- 必要的統計資料:按性別、年齡等級死亡人數、性別、年齡等級劃分的人口
平均餘命
假設某個期間的死亡率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是表示各個年齡層的人還能活幾年的指標。可以從生命表中得到。
- 優點:在不同年齡結構的地區之間也可以比較。
0歲的平均餘命(平均壽命)是將全年齡的死亡狀況匯總而成的,
可以作為保健醫療福利的綜合指標來使用。 - 缺點:因災害等原因死亡人數與通常情況顯著不同時期的死亡率時,
有時不反映實際情況。
計算很麻煩。 - 必要的統計資料:按性別、年齡階級死亡人數、性別、年齡階級人口、現有生命表
未來推算人口
假設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變動與現狀不變,推測將來的人口及其年齡構成會如何變化的指標。要求的方法有“霍特變化率法”和“霍特要因法”。
- 優點:可以預測每年的人口推移。
- 缺點:災害等人口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將無法利用。
對於霍特因素法,計算很麻煩。
粗出生率(普通出生率)
在某個地區出生的數量除以該地區的人口。以千人口為單位表示的情況比較多。
- 優點:可以看到經年變化。
與粗死亡率相結合,可以要求自然人口增加率。 - 缺點:不考慮性別、年齡的影響。
- 必要的統計資料:出生數、人口
合計特殊出生率
假設某期間的出生率會保持原樣,按年齡等級計算15~49歲的女性的出生率,合計的值。顯示了一個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的平均數。
- 優點:可以看到經年變化。
可以推測年齡結構不同地區之間的出生人口增減。 - 缺點:生活方式(生孩子的時期)因年齡而異的情況
有時不反映實際情況。 - 必要的統計資料:按母親年齡階級出生數、性別、年齡階級人口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192-39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