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下水道相關)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4月2日
協助下水道中的新型冠狀病毒調查
本市向日本水環境學會的COVID-19任務部隊成員東京大學提供下水道樣品,協助調查。
【記者發表】(公社)關於日本水環境學會COVID-19任務部隊成員對東京大學下水道中新型冠狀病毒的調查的合作與合作
調查結果
關於來自東京大學的調查結果(2021年3月4日)
〇2020年5月11日至2020年6月15日期間(每周采水1、2次)
提供橫濱市內2處水再生中心的流入下水道(20個樣品),分析的結果是新型日冕病毒RNA沒有檢測出來。
〇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0月19日期間(每周采水一次)
提供橫濱市內2處水再生中心的流入下水道(34個樣品),分析的結果是,4個樣品中檢測出了新型日冕病毒RNA。(神奈川水再生中心:7月21日、7月29日、10月19日都築水再生中心:8月26日)
下水道的感染風險
WHO(世界衛生組織)臨時指導※因此,感染者的糞便感染的風險很低,沒有通過下水道感染的見解。另外,該指導還公佈了COVID-19病毒與有水系感染性的已知病毒(諾瓦克病毒等)相比,穩定性較低,因此從下水道感染的風險較低。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病毒)的水、衛生、廢棄物管理暫定指導》
水再生中心的放水、再生水、溪流用水的安全性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需要8小時左右的滯留時間的一般下水道處理(pH7~8)的過程中,可以充分使之失活。”厚生勞動省表示。
本市汙水處理的滯留時間為8小時左右,所以可以認為安全性得到了確保。
並且,放流水和再生水進行了氯消毒(添加次氯酸鈉溶液),對於潺潺用水進行了消毒效果更高的臭氧處理。
下水道工程和清掃工作等的安全性
雖然下水道的感染風險很低,但是為了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對策萬全,請按照WHO的暫定指導,徹底貫徹從以前開始實施的手套和口罩等的穿著和工作後的洗手和消毒等安全管理。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763-9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