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汙水處理機制

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10月4日

在家庭和工廠排出的下水道,通過下水道,被運送到水再生中心。大量收集的汙水在水再生中心結合物理處理、生物處理、化學處理進行處理。

水再生中心的示意圖

沈砂池(物理處理)

在沈砂池中沉澱並除去大垃圾和石頭。

最初沉澱池(物理處理)

最初在沉澱池裡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沉沙池裡要讓沉沒的小垃圾等沉澱。將這些作為汙泥(沉澱後的垃圾)除去,送到汙泥資源化中心進行處理。

反應罐(生物處理)

反應罐是汙水處理的心臟。通過輸送大量的空氣,微生物分解溶解在水裡的汙垢。分解汙垢增加了的微生物,形成了一種叫做軟盤的塊狀。氟洛克看起來像泥,所以被稱為活性汙泥。

微生物處理下水道

最終沉澱池(物理處理)

在最終沉澱池裡,慢慢地花時間使變重的活性汙泥沉澱。這個澄清叫做處理水。沉澱後的一部分汙泥再次回到反應罐,剩下的部分送往汙泥調整罐進行處理。

接觸罐(化學處理)

在接觸罐中,處理水用次氯酸鈉消毒。然後放流到河流和大海。

汙泥調整罐(物理處理)

在汙泥調整罐中,最初將沉澱池、反應罐、最終沉澱池送來的汙泥沉澱並濃縮。濃縮後的汙泥被送到汙泥資源化中心進行處理。

關於本頁的諮詢

下水道河川局下水道設施部水質課

電話:045-621-4343

電話:045-621-4343

傳真:045-621-4256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回到上一頁

頁面ID:132-15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