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下水道汙泥等放射性物質濃度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3月17日
下水道汙泥焚燒灰中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理由
隨著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擴散開來的放射性物質,由於大氣的流動也到達了橫濱市上空,由於下雨等原因流入下水道,送到了水再生中心。下水道在水再生中心及汙泥資源化中心處理,最終成為下水道汙泥焚燒灰。如上所述,由於放射性物質流入下水道,下水道汙泥焚燒灰中也包含了放射性物質。
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經過
2011年9月9日宣布填埋南本牧最後處理場
- 關於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填埋安全性確認 → 9月15日以後宣布填埋
2011年9月14日凍結南本牧最後處理場的填埋
- 由於向相關人員說明不充分,在進行充分說明之前,將填埋“凍結”
- 使用簡單易懂地說明了“在管理型處理廠填埋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安全評價檢討書”的內容的資料,向市民和相關人員進行了說明。
2013年9月提出了下水道汙泥焚燒灰今後的對應方案,並向市民和相關人員進行了說明。
2014年7月,除了作為改良土原料的資源化之外,還開始作為建設材料的資源化。
決定以2014年12月2014年4月以後的焚燒灰為對象,在南本牧最後處理場的陸地化部分填埋。
2015年2~3月資源循環局的垃圾主灰和下水道汙泥焚燒灰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灰在南本牧廢棄物最後處理場進行試驗填埋。
2015年7月以與考試填埋相同的方法開始填埋。
2017年9月南本牧廢棄物最後處理場的填埋結束。
現在 作為改良土和建設材料的資源化等繼續處理。
下水道汙泥等放射性物質濃度
脫水汙泥、汙泥焚燒灰、改良土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如下。
名稱 | 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 | 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 | ||||
---|---|---|---|---|---|---|
脫水汙泥 | 汙泥焚燒灰 | 改良土 | 脫水汙泥 | 汙泥焚燒灰 | ||
採樣日期 | 2025年 | 2025年 1月27日 | 2025年 | 2025年 1月6日 | 2025年 | |
銫134 | 未檢測到 | 未檢測到 | 未檢測到 | 未檢測到 | 未檢測到 | |
銫137 | 未檢測到 | 17.0 | 未檢測到 | 未檢測到 | 25.5 |
※不檢測表示小於檢測極限。
※關於碘131,作為確認核電站事故影響的指標開始了測定,但是碘131的半衰期是8日,已經過了3年以上,所以從2014年9月1日開始除了測定專案之外,作為銫134和銫137的第2項。
- 過去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數據(~2014年8月末)PDF(PDF:82KB)Excel(Excel:45KB)
- 過去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數據(2014年9月~令和2年6月中旬)PDF(PDF:712KBExcel)(Excel:57KB)
- 過去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數據(2020年6月下旬~)PDF(PDF:584KB)Excel(Excel:134KB)
另外,汙泥焚燒灰保存在北部及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的地基內。
焚燒灰的保管狀況和放射性物質濃度的推移
- 現在及過去的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保管狀況如下。
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保管狀況,在高峰時期,南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合計接近約38000噸,但是處理逐漸減少。但是,現在不得不放在場內,對設施運營有影響。
另一方面,下水道汙泥焚燒灰的放射性物質濃度與開始保管當初相比減少了約100分之1以下。
- 地基邊界的空間輻射劑量率如下。
名稱 | 東側 | 西側 | 南側 | 北側 | 測定日期 |
---|---|---|---|---|---|
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鶴見區末廣町) | 0.05 | 0.07 | 0.05 | 0.05 | 2025年 |
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金澤區幸浦) | 0.05 | 0.05 | 0.05 | 0.06 | 2025年 |
※在距離地面1米高的地方進行量測
- 過去的空間輻射劑量率數據PDF(PDF:184KB)Excel(Excel:19KB)
其他放射性物質濃度
資料等
- 包括放射性物質在內的汙泥焚燒灰等的處理安全評價檢討書(PDF:473KB)
- 包括放射性物質在內的汙泥焚燒灰等的處理相關說明資料(彩色版)(PDF:6692KB)(黑白版)(PDF:9,013KB)
※這個說明資料20頁的“圖3-4身邊的放射線輻射”,引用方的數據被更新了。詳情請參閱以下URL。
http://jccu.coop/food-safety/qa/pdf/qa03_03_02.pdf(外部網站)
要打開PDF格式的文件,可能需要另外的PDF閱讀器。
沒有的人可以從Adobe公司免費下載。
前往Adobe Acrobat Reader DC的下載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975-56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