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1鶴見區的簡介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7月1日
(1)區的步伐和現狀、地勢
●區的發展與現狀
區製施行:1927年10月1日 | 面積:33.22千m2(截至2023年7月1日) |
〒230-0051 | 人口295,724人(截至2023年12月1日) |
橫濱市鶴見區鶴見中央三丁目20番1號 | 家庭數148,482戶(截至2023年12月1日) |
區民之花:一串紅(1991年11月制定) | |
TEL 045-510-1818(代表) | 區之木:薩爾斯利(1997年10月制定) |
FAX 045-510-1889 | 吉祥物:wakkun(1988年1月制定) |
鶴見區位於市的東北部,1927年10月1日,橫濱市實行區製而誕生。“鶴見”的名字也出現在鐮倉時代的史料中,也有說法認為源賴朝在這裡放了鶴,因此得名,但是“鶴”和“鶴”無關,是指水路和河川周邊的地方,“米”是指“巡遊”,“鶴美”是指蜿蜒的鶴見川的地形。
鶴見從江戶時代開始,由於往來於鶴見川的水運和東海道的人,河川和街道都很熱鬧。在漁業繁盛的沿岸地區,從明治時期開始填海造地不斷推進,作為京浜工業地帶的核心支撐著日本的重化學工業。戰後,隨著經濟高度增長,工商業的集成和人口增加也在加劇。
現在的鶴見區擁有超過29萬5千人的人口,由住宅區相連的丘陵部“丘之城”、沿著鶴見川的“川之城”、臨海部的“海之城”構成。
在“山丘之城”,有縣立三池公園和獅子谷市民的森林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可以欣賞到四季不同的美麗景色。另外,橫濱市指定文化遺產的橫溝宅邸、橫濱市認定歷史建築的舊澤野家長屋門(通稱“馬場的赤門”)等也被保全和活用,利用歷史進行城市建設。
以鶴見川為中心的“川之城”,從工廠向住宅等的利用轉換正在進行,工業、商業、住宅混合在一起。鶴見川是外國人居住較多的國際色彩豐富的地區,是許多區民因散步而親近的鶴見區的象徵。
在臨海部的“海之城”,生命科學的世界性研究設施“理化學研究所橫濱校區”和推進產學合作的“橫濱市產學共同研究中心”等在末廣地區被整備,作為國際性的大研究據點=橫濱科學前沿的再編整備正在進行中。
●地勢
遠東:扇島
極西:上之宮二丁目
極南:大黑河豚
極北:矢向六丁目
最高地:馬場四丁目(距海面的高度47.2m)
資料:《鶴見區史》鶴見區史發行委員會建築局
(2)鶴見區的主要指標
區分 | 鶴見區 | 橫濱市 | 18區中排名 | 基準日 | |
---|---|---|---|---|---|
人口 | 295,724人 |
3,770,179人 |
第3位 | 2023年12月1日 | |
家庭數 | 148,482戶 |
1,800,294戶 | 第2名 | 2023年12月1日 | |
每戶人員 | 1.99人 | 2.09人 | 第14位 | 2023年12月1日 | |
面積 | 33.22㎢ | 438.01㎢ | 第3位 | 2023年7月1日 | |
人口密度 | 8,902人/km2 |
8,608人/km2 |
第7位 | 2023年12月1日 | |
平均年齡 | 45.05歲 | 47.14歲 | 第15位 | 2024年1月1日 | |
出生數 | 1,966人 | 23,785人 | 第2名 | 2022年中 | |
死亡數 | 2,863人 | 39,524人 | 第4名 | 2022年中 | |
自然增加數 |
-966人 | -16,492人 | 第10位 |
2023年中 | |
社會增加數 | 1,633人 | 16,117人 | 第3位 | 2023年中 | |
老年人口比率 (65歲以上) |
21.5% | 25.3% | 第15位 | 2023年1月1日 | |
年少人口比率 (未滿15歲) |
12.3% |
11.6% |
第6位 | 2023年1月1日 | |
外國人人口 | 15,613人 | 117,922人 | 第2名 | 2024年3月31日 |
|
事業單位數 (2021年經濟共識-活動調查) |
10,339 |
142,457 |
第4名 | 2021年6月1日 | |
事業所的員工數 (2021年經濟共識-活動調查) |
112,317人 | 1,527,783人 |
第5名 | 2021年6月1日 | |
商業事業所數 (2021年經濟共識-活動調查) |
1,306 | 19,245 | 第6位 | 2021年6月1日 | |
商業員工數 (2021年經濟共識-活動調查) |
13,425人 |
237,013人 |
第8位 | 2021年6月1日 | |
工業事業所數 (2020年工業統計調查) |
323 | 2,214 | 第3位 | 2020年6月1日 | |
工業員工數 (2020年工業統計調查) |
15200人 | 87,983人 | 第2名 | 2020年6月1日 |
※家庭數和人口以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確定值)為基礎,對住民基本台帳法及戶籍法規定的申報等的增減進行調整推算。
※人口比率是以除去年齡不詳的總人口計算的。
※事業單位數及事業單位從業人員數為民營事業所的數字。
※工業經營者數及工業從業者數以從業人員4人以上的事業所為對象。
※排名是從數值大的開始排列時的排名。
開放數據
關於開放數據的利用
本頁刊登的開放數據是在創意共模顯示4.0國際許可證下提供的。
關於許可證的詳情請確認以下鏈接的記載。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legalcode.ja(外部網站)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828-45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