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下水道的地震對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3月28日

地震對策的措施

下水道設施受災的情況下,廁所不能使用等公共衛生問題的發生和交通障礙的發生等,對市民的健康和社會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為了將所有的下水道設施抗震化,需要很長時間的時間,為了將震災時對市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小限度,在推進設施抗震化的防災對策的同時,為了即使下水道設施受損也能維持下水道功能,制定了下水道BCP,減災對策也在努力。

施策體系圖


⋄ 基本的想法

 在過去的大規模地震央,由於管道直徑小的管道“枝線”集中受災,管道直徑大的管道“幹線”的排水功能基本上得到了確保,橫濱市重點推進了“枝線”的抗震化。 
 其中,上下水道聯合優先致力於與震災時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設施(地域防災據點、應急恢復活動據點、災害據點醫院等)連結的管道的抗震化。關於上下水道的地震對策這邊⇒上下水道的地震對策



    


連結需求設施的下水道管道(紅線)的示意圖 


災害時的管徑別受害情況(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海上地震)

        



此外,為了確保災害時所需的交通功能,還致力於將災害時交通功能的重要緊急運輸路和列車停止運行等影響較大的鐵路軌道下埋設的管道抗震化。緊急運輸路井蓋浮起對策的詳細內容請看這邊⇒井蓋浮起對策

水再生中心受災,處理功能受損的話,未處理的下水道會被放流到海和河川等公共用水區域,由於水的汙染會導致衛生受害。

⋄ 水再生中心的抗震化

為了對震災時流入的所有下水道進行必要最低限度的處理(沉澱、消毒處理),使對公共用水區域的影響最小化,各水再生中心大概1系列的“揚水功能、沉澱功能、消毒功能”的確保,揚水設施及氯混和池(消毒設施)的抗震化和水處理設施麵包(最初沉澱池、反應罐內)的構造。
截至2023年度末,可在使用設施的同時實施的抗震化大致已經完成,在全部11個水再生中心中,4個水再生中心已經完成了對策。剩下的設施也將隨著更新而進行抗震化。



水再生中心的抗震化對象設施


⋄ 汙泥資源化中心的抗震化

關於水再生中心產生的汙泥,市內2處汙泥資源化中心正在進行匯總處理。為了在震災時也切實處理汙泥,對汙泥資源化中心內的設施進行了抗震化,並於2017年完成。



汙泥處理流程


從水再生中心向汙泥資源化中心輸送汙泥的送泥管也在進行抗震化,在11個水再生中心中,7個中心已經完成。
以鑄鐵管的標準耐用年數30年為目標,依次進行更新和抗震化。


    


汙泥資源化中心


送泥管的路線圖

                                        

在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和過去的大規模地震央,由於液化導致井蓋浮起,對救助活動和恢復活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為了確保震災時運送必要的物資、人員等的交通功能,正在推進設置在液態化區域緊急運輸路下的井蓋浮起對策,預計在2033年之前完成。

     


井蓋浮起的狀況(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輪島市) 

                  

不僅僅是設施抗震化的防災對策,作為減災對策,2012年在全國率先制定下水道BCP,持續實施訓練,以提高職員的災害應對能力。
另外,與很多民間團體等簽訂了關於協助災害時的應急措施活動和受害調查等的協定,在災害發生時,將與民間團體等聯合迅速應對。
下水道BCP的詳細內容和計畫書在這裡⇒下水道BCP


⋄ 哈馬克廁所

在災害發生時,為了確保作為避難所的所有地域防災據點的廁所功能,正在推進下水道直連式臨時廁所的整備。
詳細內容如下⇒下水道直連式臨時廁所



   


哈馬克廁所的設置印象 


安裝後的哈馬克廁所

                                 



⋄ 井蓋廁所

作為促進災害時自助、共助的措施,對於積極開展自主防災活動的自治會、居委會、公寓的管理組合,也進行了下水道的設置補助。
詳細內容請看這邊⇒下水道的設置助成



 


井蓋廁所的設置形象 


安裝後的井蓋廁所

                                 

 


關於本頁的諮詢

下水道河川局管理推進部管理推進課

電話:045-671-2838

電話:045-671-2838

傳真:045-664-0571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回到上一頁

頁面ID:577-09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