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下水道設施的地震對策
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橫濱市的下水道設施(11水再生中心、2汙泥資源化中心、26泵場)擁有約1兆日圓的龐大資產,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根據昭和年代舊的抗震設計方針建設的。
這些下水道設施大部分都是在地下建造的,如果受到地震的影響的話,修復需要很長時間,一旦功能停止的話廁所就不能使用了,未處理的下水道會流出到河流和大海等,對市民的衛生生活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可能。
但是,要將這些設施全部抗震化,需要很大的時間和費用。
因此,修復需要花費時間和時間,找出可能成為修複製約的重要因素(瓶頸),推進重點的地震對策的搭配,在大規模地震的時候也要儘早恢復下水道服務。
地震對策的措施
在大規模地震引起的下水道設施受災時,為了縮短恢復所需的時間和提高發生災害後的處理功能,將根據下水道設施的事業繼續計畫(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推進重點的地震對策。
為了在受災時也能進行流入下水道的全部量的簡易處理(揚水、沉澱、消毒),將推進汲取下水道的揚水設施的抗震化等措施。
為了在受災時也能全量焚燒汙泥,將推進汙泥消化罐的抗震化等措施。
另外,現在正在通知有關正在進行的地震對策的資訊。
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汙泥消化罐抗震加固(PDF:1,275KB)
南部汙泥資源化中心汙泥消化罐抗震加固(PDF:2,194KB)
☆大規模地震受災時也必須繼續最低限度的汙水處理。
汙水處理設施中的專案繼續計畫(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是指在因大規模地震等導致汙水處理設施功能低下的情況下,確定應優先實施的專案,同時如下圖的恢復預測曲線所示,縮短作業度恢復所需的期間和發生災害後的作業度的提高,以將市民對生命、生活的影響降到最小限度為目的的計畫。
BCP方面,為了防止災害發生後也在容許限度以下降低操作度,在推進“防災對策(設施構造方面的抗震化)”的同時,為了在災害發生後迅速恢復操作度,同時推進“減災對策(能夠迅速應對受災後的應急措施的暫定措施)”有必要。
恢復預測曲線
汙水處理設施的功能低下,由於廁所不能使用、未處理汙水的流出等原因,有可能對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活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有必要推進基於BCP的地震對策。
☆我們的目標是在受災時實施全量簡易處理。
在各水再生中心,如果確保大概1系列、揚水功能、沉澱功能、消毒功能的話,即使在大規模地震受災時,也可以對與通常情況相同程度的流入下水道量實施全量簡易處理(沉澱、消毒處理)。
簡易處理的實施
因此,為了實現受災時的全量簡易處理,將推進揚水設施的抗震化和氯混和池(消毒設施)的抗震化。同時,推進水處理設施(最初沉澱池、反應罐、最終沉澱池)的槽內精華接頭(構造接頭)的抗震化。
水處理系統的BCP
☆汙泥處理的繼續對於汙水處理的繼續至關重要。
下水道的處理如下圖所示,由水處理和汙泥處理構成,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處理汙泥的汙泥處理功能是實施水處理不可或缺的功能。
水處理和汙泥處理的流程
受災時,如果大量產生處理不完的濃縮汙泥和脫水汙泥的話,很難確保處理地,下水道汙泥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有機成分,對細菌和臭氣造成的周邊環境和公共衛生造成了很大的問題。
因此,為了實現受災時的汙泥全量焚燒,將推進受泥設施和汙泥消化罐的抗震化。
汙泥處理系BCP
要打開PDF格式的文件,可能需要另外的PDF閱讀器。
沒有的人可以從Adobe公司免費下載。
前往Adobe Acrobat Reader DC的下載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548-447-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