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的活用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5月13日

所謂“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是從地形、土質、地下水位的判斷要素來表示該地區是否可以設置滲透設施。
雨水滲透設施原則上可以在“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中判定為“可能地”的情況下設置,但如果不能確保與建築物、擁壁等充分的隔離,則無法設置。

  1. 根據“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確認該地區的設置判定(“可能地”、“不可地”)。
  2. 根據該設置場所的設置判定,進行以下所示的現場調查等,判斷是否可以最終設置。

可地

  • a.建築物與雨水滲透確認與碎石外側的隔離。
  • b.確認鄰接邊界及擁壁等與雨水滲透的碎石外側的隔離。
  • c.在相鄰邊界等處有膠面或擁壁時,確認與高度相應的隔離。

關於與雨水滲透的建築物等的隔離(PDF:136KB)

不可地

雨水滲透設施受到限制的地區,或者即使設置了雨水滲透,也無法充分發揮功能的地區。

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

解說

“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中的判斷要素如下。
從各要素的狀況來看,不適合設置的地區作為“不可地”,其他地區作為“可能地”。

滲透設施設置判斷地圖(PDF:8,493KB)[2011年4月版]

亞地形

是否屬於陡坡地崩塌危險區域 → 不可設置:陡坡地崩潰危險區域

伊土質

是不易滲透的土質嗎 → 不適合滲透:上總層群(固結絲綢之路)

地下水位

能否發揮滲透設施的滲透能力 → 不適合滲透:地下水位距離地基不到2米

要打開PDF格式的文件,可能需要另外的PDF閱讀器。
沒有的人可以從Adobe公司免費下載。
Get Adobe Acrobat Reader DC前往Adobe Acrobat Reader DC的下載

關於本頁的諮詢

下水道河川局管理推進部管理推進課(計畫)

電話:045-671-2838

電話:045-671-2838

傳真:045-664-0571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回到上一頁

頁面ID:441-54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