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急救處理以外的應急措施
最後更新日期2019年9月25日
其他應急措施的基礎實際技術
應急處理視頻
企劃製作:株式會社野毛印刷、監修:橫濱市消防局
傷病者運送方法的視頻
企劃製作:株式會社野毛印刷、監修:橫濱市消防局
傷病者的管理法
衣服的放松方法
對傷病者來說採取輕鬆的姿勢,放鬆衣服和皮帶等。衣服要儘量保持安靜,不要給傷病者帶來動搖。
- 如果傷病者有意識的話,要好好說明,一邊聽取希望一邊放鬆衣服,不要勉強。
- 如果需要急救措施的話,優先考慮那邊。
保溫(保持傷病者的體溫)
保溫的例子
如果出現發冷、體溫下降、面部蒼白、休克症狀等情況,為了不讓傷者的體溫逃走,用毛毯等保溫。
- 除了接受醫生指示的時候以外,不能用電熱毯、湯蒲公英、錨等來溫暖傷病者。
- 讓它睡在地面或混凝土地板上時的保溫,比起掛在身體上的東西,更厚地鋪在下面的東西。
- 除中暑外,不論季節如何都實施。
- 注意不要因為保溫而給人帶來壓迫感。
- 衣服濕了的時候,脫掉後再保溫。
體位的管理法
- 保持適合傷病者的體位(姿勢)對於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緩解痛苦,防止症狀惡化是有效的。
- 讓傷者保持最輕鬆的體位。
- 不能強制體位。
- 改變體質的時候,不要給人疼痛和不安感。
仰臥位
仰臥位(仰臥)
- 背部朝下的水平體位。
- 不要給全身的肌肉帶來不合理的緊張感。
- 這是最穩定的自然姿勢。
- 這是一種適合進行心肺復蘇法的姿勢。
坐位
坐位
- 是坐著的體質。
- 適合訴說胸部和呼吸困難的傷病者。
半坐位
半坐位
- 這是一種輕微起上體的體位。
- 適合胸部和呼吸困難的傷病者。
- 適合頭部受傷或腦血管障礙的情況。
恢復體位
恢復體位(側臥位)
- 讓傷者側臥,下顎向前突出,確保氣道,彎曲兩肘,將上側的手背放在臉下面,上側的膝蓋彎曲約90度,不要向後倒的體質。
- 容易從口中去除吐出的東西。
- 有效防止窒息。
- 適合無意識的傷病者。
骨折的應急治療
骨折的例子
1.確認骨折的部位
- 問哪兒疼?
- 確認疼的地方。
- 看看有沒有變形或出血。(有劇烈的疼痛和腫脹,不能動彈。承認變形。骨頭飛出來了。)
確認的時候,不要移動疼的地方。有骨折嫌疑的時候,作為骨折了,進行治療。
2.把骨折的地方固定下來。(夾木、報紙、三角巾等)
- 如果有合作者的話,就可以得到骨折的地方的支持。
- 如果傷病者能夠支持的話,請自己支持。
- 猜副子。
- 用三角巾等固定骨折部。
- 不要勉強恢復變形部位。
副子準備骨折部上下關節可以固定的長度。固定時,通知傷者後再固定。
手臂固定
利用雜誌的前臂部固定
用三角巾等擦手臂
腳的固定
使用紙箱等固定腳
對受傷的應急措施
1.繃帶法
- 繃帶是為了保護紐帶和防止細菌侵入而進行的。
- 儘量使用乾淨的繃帶等。
- 使用能夠充分覆蓋傷痕的大小的東西。
- 出血時,使用十分厚的紗布等。
- 在嘴張開的情況下,原則上不能使用殺菌的紗布,使用脫脂棉和不乾淨的東西。
- 處理殺菌紗布時,要保持清潔。
- 當口被砂土等弄髒時,用乾淨的水沖洗等清潔處理。
- 殺菌的材料要注意有效期。
繃帶卷得很強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所以要注意卷起來。繃帶的系結要避免嘴上。
2.三角巾
- 身體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使用。
- 不受其大小限制,可以使用。
- 在嘴上撒上紗布等,然後使用三角巾。
搬運法
傷病者的搬運是為了在進行了應急處理後進行,或者從危險的地方移動到安全的地方而進行的。重要的是不要給傷病者帶來痛苦,安全地搬運。
擔架搬運法
1.擔架搬運法
擔架搬運在對傷病者進行應急處理後,進行保溫,原則上在腳側前搬運。在運送過程中,有必要減少動搖和振動。
2.應急擔架製作方法
- 竹竿和毛毯的擔架:在毛毯的三分之一部分放上一根竹竿,折另一條毛毯。配合患者的肩寬放置第二根竹竿,把上面的毛毯折好後(折好確保15cm以上),換下面的毛毯。
- 使用服裝的應用擔架:準備5件以上的上衣,掛上上衣的按鈕,從兩側穿過竹竿。
1人搬運的方法
從背部向後移動的方法
- 用從背部向後移動的方法,像吊起屁股一樣移動。
背著搬運的方法
- 用背著搬運的方法,讓傷者的雙臂交叉或平行,拿著雙手搬運。
用橫抱搬運的方法
- 用橫抱搬運的方法,兒童、乳兒和小個子的人橫抱比較容易搬運。
使用毛毯的搬運方法
- 使用毛毯、床單的方法,經常壓迫傷病者的胸腹部,請注意。
根據傷病者的狀態、受傷的部位和疾病的種類,用最合適的方法搬運。只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努力讓多人注意搬運。
2人搬運的方法
前後抱著傷者搬運的方法
- 抱著傷者前後搬運的方法
雙手交叉搬運的方法
- 雙手交叉搬運的方法
因為傷病者的脖子有可能倒下,所以要注意確保呼吸道。2人互相配合步調,在搬運時不要給傷病者帶來動搖。
3人搬運的方法
- 3人搬運時的注意事項
- 腳側的膝蓋,豎起頭側的膝蓋作為折膝。
- 將雙臂充分放在傷病者的下面。
- 3人同時行動。
3人搬運的方法1
3人搬運的方法2
對脖子受傷的應急措施
1.問是否有以下症狀
- 脖子不痛嗎?
- 呼吸是否艱苦
- 手腳能否活動,有沒有麻木
如果這些症狀只有一個,則判斷脖子的骨頭是疼痛的。
2.脖子不要動了。
- 如果有意識的話,就不要動了。
- 用雙手支撐頭,避免動彈。
- 打招呼,打起精神來。
如果傷病者所處的周圍情況安全的話,就保持原樣。
3.不得已移動的情況
- 召集合作者。
- 將其固定在板等堅硬的平坦上,使全身不活動。
- 安靜地移動。
除非看到周圍危及傷病者生命的情況,否則不能移動。
對溺水的應急措施
1.救助溺水的人
- 發現溺水的人後,首先撥打119報警或通知周圍的人。
- 如果有可以抓住周圍浮起來的救助用的救生圈的話,就扔給溺水的人。如果還有繩子的話,就扔出去引到陸地上。
因為有自己想進行救助,被捲入其中溺水的情況,所以救助原則上交給消防人員和救生員等專家。如果溺水的人被水淹沒的話,就連同記號一起記住被水淹沒的地方,並告訴到達的消防人員等專家。
2.心肺復蘇法的實施(呼吸道的確保、人工呼吸、心臟按摩)
- 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要確保氣道。在這種狀態下看不到呼吸的情況下,立即開始心肺復蘇法是很重要的。
在跳水事故中,特別要注意脖子是否受傷。被懷疑脖子受傷的情況下,根據下顎舉上法確保氣道。在溺水事故中,儘早(如果可能的話,即使在從水中救出)開始人工呼吸是很重要的。另外,不要花時間去吐水。
溺水的人吐了的話
3.溺水的人吐了的話
- 如果溺水的人吐了,立刻將臉朝向側面。被判斷為脖子有受傷的情況下,連身體都向側面,為了不讓頭下降而支撐。
- 此後,他將口腔清潔,再次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法。
- 無需勉強壓迫腹部,吐水
針對燙傷的應急治療
燒傷的冷卻
- 儘快用乾淨的冷水冷卻到疼痛緩解為止。
穿著襪子等衣服的情況下,連衣服都會變冷。注意不要破水皰。大範圍的熱傷的情況下,冷卻的時候要注意身體不要太冷。由於冰和冰水等造成的長時間冷卻,會變得太冷,反而會變差,所以要注意。
應對休克狀態
震驚的人的臉
1.震驚的看法
- 看臉色。
- 看呼吸。
震驚的症狀如下。
- 眼睛睜開了。
- 呼吸快變淺。
- 出了冷汗。
- 表情模糊(無欲狀態)。
- 嘴唇是紫色或白色的(酪氨酸酶)。
- 身體微微顫抖。
- 皮膚是青白的,很冷。
2.對打擊的應急措施
- 讓傷者水平躺下。
- 雙腿從15cm提高到30cm左右。
- 把領帶和皮帶放寬。
- 澆上毛毯和衣服,保溫。
- 打招呼打起精神來。
如果出現休克症狀的話,有可能會危及生命。請立即撥打119報警。
除去異物(食物等異物堵塞到嘴裡時的處理)
異物(食物、吐物、血液等)堵塞在口中或喉嚨等的狀態(氣道閉塞)被強烈懷疑的情況下,去除異物的方法
對傷病者有反應(意識)時去除異物的方法
背部敲打法
1.背部敲打法
- 膝蓋跪著,把傷病者朝向自己側臥位。
- 用手掌(靠近手根部的部分),在肩胛骨之間用力連續敲打幾次。
- 體位除了側臥位以外,還有坐位和立位的方法。
腹部突上法
2.腹部頂部法
- 手臂從後面抱著一樣旋轉。
- 用一只手握緊拳頭,放在傷病者的胸口稍下方。
- 用另一只手握住上面,快速向前上方擠壓。
沒有意識的情況、孕婦、不滿1歲的乳兒不能去。
另外,如果傷病者能夠咳嗽的話,儘量讓他繼續咳嗽(咳嗽對去除異物最有效。)
傷病者沒有反應(意識)的情況
即使是有意識的情況下,在進行應急處理的途中失去意識的情況下,也要根據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的方法。
- 如果呼救或撥打119報警還沒有完成,將立即進行,並安排AED。
- 開始心肺復蘇。
- 在進行心肺復蘇時,如果口腔中發現異物,則去除異物。
- 在口中看不到異物的情況下,不花時間去尋找異物,進行心肺復蘇。
乳兒對新生兒去除異物
- 對兒童(1歲以上)去除異物的方法與針對成人的情況相同
- 對於未滿1歲的乳兒、新生兒,懷疑因異物引起的氣道閉塞時的方法
有意識(對刺激做出反應)的情況
乳兒的背部打法圖
1.用背部敲打法敲打後背。
- 趴在一只手臂上,使頭部變低。
- 把下巴放在手上後,再拿出去。
- 用另一只手根部用力敲打背部的正中央。
乳兒,對於新生兒,不能進行腹部突上法。
向上返回
2.之後,在沒有反應的情況下,對乳兒進行心肺復蘇法。
- 支撐乳兒的頭部和背,用兩前臂夾住,向上翻過來。
- 將翻過來的乳兒放在另一只前臂上,繼續保持低頭的狀態下,用兩根手指壓迫胸骨,以1分鐘100次到120次的速度進行30次和口對口鼻子的人工呼吸1次1秒2次。
沒有意識的情況
乳兒的心肺復蘇
- 立即呼救,撥打119報警,開始心肺復蘇法。如果呼救也沒有人(救助者是一個人的情況),首先自己撥打119報警,AED在附近的話就進行安排,進行通常的心肺復蘇。
- 在確保呼吸道的狀態下進行人工呼吸。在進行人工呼吸的時候,如果嘴裡看到異物的話,可以去除異物。
- 如果口腔中看不到異物,在確保呼吸道的狀態下,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法。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681-04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