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什麼是應急措施?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8月5日
什麼是應急措施?
對於突然的受傷和疾病,在家人和工作單位可以進行的津貼被稱為廣泛意義上的應急措施。應急治療有針對心臟停止的傷病者和針對心臟停止以外的一般的傷和病,為了防止惡化,減輕痛苦而進行的對出血的壓迫止血等其他應急治療。
應急措施匯總
心肺復蘇是指
在應急治療中,心肺停止,也就是心臟和呼吸停止的狀態和接近這個狀態的時候,進行胸骨壓迫和人工呼吸叫做心肺復蘇。另外,省略人工呼吸只進行胸骨壓迫的情況也包含在心肺復蘇中。
什麼是救命措施?
這是為了救治傷病者而採取的必要措施。具體來說,有以下3種。
- 心肺復蘇
- 使用AED的電擊
- 因異物導致窒息時,去除氣道異物
市民們的救命措施包括電擊在內,即使沒有特別的資格證,誰都可以進行。
一次救命處理和二次救命處理
市民們的救命處理叫做“一次救命處理”,由醫生和急救隊員進行的高度救命處理叫做“二次救命處理”。
關於救命的連鎖
為了救命驟變的傷病者,回歸社會所需要的一系列行為被稱為“救命的連鎖”。構成“救命連鎖”的4個環快速連結的話,救命效果就會提高。
救命的連鎖
第一個環(預防心臟停止)
孩子停止心臟的主要原因有受傷、溺水、窒息等。防患於未然比什麼都重要。成人突然死亡的原因有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這些也被稱為生活習慣病,和癌症一起是日本人的三大死因。降低生活習慣病的風險也很重要,但是發現初期症狀後請求救護車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心臟停止之前,可以在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第二個環(心停止的早期認識和通報)
為了儘早認識到心臟停止,看到突然倒下的人或沒有反應的人,立刻懷疑心臟停止是很重要的。
第3個環(一次救命處理)
心臟停止後15秒內意識就會消失,如果保持3~4分鐘以上的狀態的話,大腦就很難恢復。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通過心肺復蘇持續向心臟和腦輸送血液,為了提高AED重新開始心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心跳恢復後不給大腦留下後遺症。
第四個環(二次救命處理和心跳恢復後的集中治療)
急救人員和醫生在一次救命處理的同時,利用藥物和呼吸道確保等進行二次救命處理,以恢復更多的傷病者的心跳為目標。心跳恢復後,通過專家的集中治療,以回歸社會為目標。
應急治療的重要性
救命的連鎖是由心停止的預防、心停止的早期認識和通報、一次救命處理、二次救命處理和心跳恢復後的集中治療4個環構成的,期待著最初的3個環由在場的市民們進行。市民們比起沒有進行心肺復蘇的時候生存率更高,市民使用AED進行電擊的話,比起急救隊的到達,可以更快地進行電擊,所以生存率和社會回歸率更高。
社會復歸率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316-35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