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中區的町名及其步伐(か行の町名)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7月16日

登載了從“牡蠣”開始的町名的由來和設置年月日。
出處《橫濱的町名》橫濱市市民局(1996年12月發行)、橫濱市町名沿革雜誌(1939年發行)、橫濱市報

海岸通

設置於1889年4月1日。
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時,編入橫濱市的町。1871年4月填埋了海邊通(現在的元浜町)地前面的海岸,新設了海岸通字1丁目到5丁目。因為町名是面向海岸的町區域,所以得名。另外,原本把現在的元浜町地區稱為海邊通(海岸通),但是隨著1871年的填埋,新設了海岸通,所以海邊通改名為元浜町。町有1丁目到5丁目的字區域。

柏葉

設置於1933年4月1日。
1933年由根岸町的一部分新設的城鎮。古時候叫久良岐郡根岸村,1901年編入橫濱市時,是根岸町。町名取了字名。在地名研究中,“卡西瓦”意味著“傾斜地”。

霞町

1935年廢止。
1935年7月1日,在整理町界町名時,與清水町等一起成為赤門町,被廢止。

海鷗町

設置於1969年7月1日。
隨著1969年錦町·豐浦町地處的填埋而新設的城鎮。這個地區因為中小企業聚集在一起,所以設定了一個城市。町名是根據進入企業團體的希望,與“千鳥町”對應,命名為“海鷗町”。

北方町

設置於1901年4月1日。
1901年編入橫濱市時,從久良岐郡本牧村大字北方新設的城鎮。古時候叫久良岐郡北方村,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時,是本牧村大字北方。隨著1933年町界町名地番整理實施,設置了字1丁目、2丁目。在《新篇武藏風土記稿》的《北方村》一項中記錄了“本鄉村相當於北方的故此村”。町有1丁目和2丁目的字區域。

北仲通

設置於1889年4月1日。
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時,編入橫濱市的町。1859年(1859)6月2日,與橫濱開港一起新設了北仲通字2丁目到5丁目。1871年4月以神奈川縣廳為起點,設置了字1丁目到6丁目。町名是與“本町”北面並行的仲通,因此得名。町有1丁目到6丁目的字區域。

雲井町

設置於1873年11月。
1928年廢止。
吉田新田填埋地內設置雲井町。1928年9月1日的町界町名整理時廢止。
現在的中區長者町5丁目的一部分。

黃金町

設置於1889年4月1日。
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時,編入橫濱市的町。古時候在久良岐郡太田村中,1869年新設了黃金町字1丁目到4丁目。隨著1928年9月的町界町名地番整理實施,黃金町是三春町、南太田町字前裡、西中各一部分區域。町名從《淮南子》的《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中取出“黃金”。與“清水町(1935年成為廢町,前往赤門町)”、“英町”相對。町有1丁目和2丁目的字區域。

壽町

設置於1889年4月1日。
1889年實行市町村制時,編入橫濱市的町。1873年4月填埋吉田新田的沼澤地,新設了壽町字1丁目到4丁目。町名和萬代町、不老町、翁町、扇町一樣,為慶祝吉利而取名。町有1丁目到4丁目的字區域。

小港町

設置於1933年4月1日。
隨著1933年的町界町名地番整理實施,從北方町、本牧町的一部分新設的町。町名是從字名“小湊”中取的。《新篇武藏風土記稿》的《北方村》一項中有“小湊”的記錄。町有1丁目到3丁目的字區域。

關於本頁的諮詢

中區總務部區政推進課

電話:045-224-8123

電話:045-224-8123

傳真:045-224-8214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回到上一頁

頁面ID:665-52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