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區民打火機介紹市民活動“港北新城綠之會”
市民打火機養成講座的聽講生介紹都築的市民活動團體!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為了能和各種各樣的生物共存,港北新城在保留自然的同時進行了開發。
採訪、照片(包括藉用)、文=區民作家飯田亞紀子
用市民的力量復原為被竹子侵蝕的雜木林,整備竹林
港北新城綠之會永田和宏(78歲)
據說永田先生來到港北新城的1983年當時,這裡是一片竹林。因為是為了城市開發而被當時的日本住宅公團買下的竹林,但是由於無法修整而密集,甚至侵蝕了原本是雜木林的地方。公團方面當初打算把樹全部砍掉,植樹公園用的樹。與此相對,希望當地居民能留下原本的自然。如果是居民管理的話就留下來了。於是,包括永田在內的23名居民,1983年開始了“櫸樹丘森林愛護會”的活動。這是在那之後持續了40多年的永田先生的地域活動的開始。
結成的成員中,除了永田以外,大部分都是東京出身的。永田出生於岐阜縣飛騨金山,國小的時候曾參加過伊勢灣颱風造成的大量風倒木的砍伐活動,所以教大家如何使用刀和鋸齒等道具。
之後,保護自然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鴨池公園愛護會”、“大冢歲勝土遺跡公園愛護會”等多個團體。1992年11月,作為增加了20多個團體的聯絡會,“港北新城綠之會”成立了。在總結各團體的同時,現在致力於以“雜木林塾”為中心的自然生態、管理技術、培養等市民的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永田先生一邊改變形式一邊持續了40多年的自然保護活動呢。據說在1983年左右的港北新城,有雉雞、兔子、狸貓。港北新城的綠道是利用被稱為谷戶的丘陵地帶之間的谷狀溼地建造的。永田先生說:“野生動物們是通過那裡移動的,所以只整備一個地方也不行,還是希望能留下這個地區全體的自然,讓生物共存。而且作為自然林,剩下的地方只能儘量多一些”。
鏈鋸處理安全講習會
享受方式多種多樣。如果能愉快地開展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我們採訪了現在“港北新城綠之會”的活動。成員大約有50人。據說不僅僅是橫濱,還有從東京來的人。因為口碑很有趣,所以聚集在一起的人很多。據說女性也拿著竹切鋸參加,也有30多歲40多歲的成員。
永田充滿幹勁地表示,“也許我覺得必須要做點什麼,但其實沒有必要考慮這一點。只要是製作冊子的人或只是撿樹枝的人都可以。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有趣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這樣的永田先生自己說,果然還是想把公園弄乾淨。工作回顧一下,發現變漂亮了,這讓我覺得很有價值。尤其是竹林。他笑著說,間伐後插著番傘走路的間隔,竹林的對面就能看得很透明,但是很美。
修整好的美麗竹林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326-82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