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務局說明專案 | (1)關於批發商、仲卸業者的經營課題和對應方向 【批發市場周圍環境的變化】 - 市場外流量增加、市場間競爭激化
- 進入商社、外資的生鮮食品流通
- 通過批發市場重組措施向中央批發市場的地方市場轉移
- 放寬限制、手續費彈性化(2009年度)
- 地方財政健全化法的施行等
【批發商的經營課題】 - 處理量的減少趨勢
- 隨著收購集貨的增加,利潤率下降
- 加工、配送、溫度管理等對顧客需求的對應等
【批發商的對應方向】 - 加強企劃、提案營業力
- 通過流通總服務提供附加價值
- 加強與其他市場批發商的合作等
【仲卸業者的經營課題】 - 銷售額和利潤的減少
- 大約50%左右的企業經常赤字
- 違反財務3標準的企業比例為67%
- 應收帳款支付網站的長期化
- 後繼者、人才確保難
- 加工、配送、溫度管理等對顧客需求的對應等
【仲卸業者的對應方向】 - 經營管理體制的完善和專業性的深化
- 業務擴大、多元化
- 與同行業、不同行業的合作
- 標準銷售額規模和合理從業人員數量的設定、停業、合併等規模的擴大
- 通過流通總服務提供附加價值
【批發商・仲卸業者的合作措施】 - 行銷資訊的共享,引入電子訂單系統
- 批發、仲卸的資本、業務合作、仲卸的按業態債權管理
- 批發的仲卸子公司化、債務的股份化
(2)關於開設者的市場經營的課題和對應 【安全、安心的生鮮食品等的穩定供給】 【處理量的減少、批發商、仲卸業者的經營狀況的惡化、一般會計轉入的抑制】 - 使用費收入減少
- 新投資、計畫性修繕停滯
- 設施的老化、陳腐化
【對應】 - 應對多樣的用戶需求
- 應對低溫化的設施建設
- 運營費的削減、管理和運營形態的討論
- 作為市場可持續經營的使用費設定
- 設施建設的財源確保
- 目前所在地的擴建、改建、市場功能分化、市場整合的討論等
|
---|
主要發言要點 | (1)關於批發商、仲卸業者的經營課題和對應方向 - 關於提高流通速度,最重要的是生鮮品的零售部分。零售的現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辦公室、公寓增加等布局動向的同時,有必要明確區分青果和水產,好好把握家庭消費和業務用消費等市場的數量和品質的資訊。
- 和所有其他業務一樣,批發市場也必須從最終消費者的分析開始。從為了玩家(市場相關人員)自身的利益而提高銷售額的角度來看,結論是減少玩家的數量。
(2)關於開設者的經營課題和對應 - 關於附加價值功能的充實,有必要備齊堅實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提案。
- 車站大樓等現在非常繁盛的是,管理運營的公司分析銷售數據和會客數據等,通過不斷更換租戶來謀求活性化。橫濱市也應該成為能夠分析和提案這些數據的管理者。
- 市場能否只靠市場來經營呢?批發、仲卸各自經營都很嚴峻,開設者財政也沒有富餘的話,雖說是設施建設,但也需要從哪裡籌措資金。
- 這次問題的一個大契機是市場的處理量減少,這作為經營市場的開設者的立場,涉及到了財源問題。如果這樣的傾向持續下去的話,雖然是必要的設施,但是能否維持下去會變得很危險。
- 由於《地方財政健全化法》的成立,法律也適用於此前未成為對象的市場事業。在不滿足基準的情況下,有義務制定健全化計畫等,需要相當嚴厲的對應。
- 誰接受了一般會計的轉入的恩惠呢?國家或行政補助的不是對業者,而是對最終受益者消費者的補助。
- 即使地方自治體面向財政健全化有各種各樣的動向,對市民來說中央批發市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為了維持本市場的順利運營,當然要對收入和支出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但是今後也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從市一般會計開始轉入。
(3)關於食品安全、安心的應對 - 考慮到最近發生的飲食問題,市場流通也應該把重點放在可追溯性上。
- 希望這是一個能讓市民覺得“通過中央批發市場的食品就安全了”的市場。
- 國民生活所需的食品齊全、提供是市場流通的意義。
- 在市場外流通的情況下,批發市場所擁有的公平性和公共性的意識有點欠缺。
- 中央批發市場有檢查體制,商品的來源也很明確。
- 青水果去年農藥的積極列表制度被修改,問題變得不容易產生了。
(4)關於其他市場所需的功能 - 向地方批發市場的轉移也應該作為中央批發市場的一個作用來考慮。
- 發生轉運的理由有,產地把發貨地集中在少數。因此,市場上出現了貨物收不到的動向。
- 市場流通支撐著日本青水果的再生產。
- 作為問卷調查的“希望致力於橫濱市場”,近8成的生產者希望銷售價格的穩定化,與生產者合作擴大銷路。生產者對市場的價格形成力感到不安,對價格被決定的是哪裡感到疑問。我覺得如果量販店在自己的地方得不到利益的話,無論多少都要降低價格,取得利潤的形式就是現在的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