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發言要點 | 【關於品質管理、物流效率化】 - 作為“商品一致的原則”的例外,我認為推進電子商務是件好事,但是電子商務不看實物就進行交易,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有必要做好品質管理。
- 關於冷鏈、物流的效率化,我覺得新鮮中心相當好,今後在討論“市場應有的樣子”的基礎上,應該怎麼考慮這樣的設施呢。也就是說,應該認為隨著和量販店的交易增加,從以前開始的市場的作用發生了變化,還是不一定在市場內,但是因為場內有好的地方所以設置在那裡呢。
- 新鮮中心滿足了用戶的希望。如果在市場內設置設施的話,每天都會從全國各地穩定地進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前是為了讓用戶在市場內製作外面的東西而製作的。
【關於“向地方市場的轉換事例” - 去年也有幾個中央批發市場轉移到了地方市場,從市場的作用這一視點來看怎麼樣。
- 18年釧路・大分、19年藤澤・川崎南部市場轉移到了地方批發市場。當初,擔心不是中央市場的話會不會控制發貨,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事情。
- 無論是地方市場還是中央市場,發貨人都很在意的是批發公司的財務內容和經營內容。
- 由於向地方市場的轉換,向農林水產省的報告事務變少,事務費和管理費也減少了。這也有助於農林水產省所說的“減少流通成本2成”。今後,如果中央市場國家的限制很嚴格的話,向地方市場的轉移也是自由化的一個姿態吧。
【關於“發源地與南部市場的關係”】 - 發源地和南部兩個市場有著怎樣的關係,各自有著怎樣的差異和特徵呢。
- 南部市場於1973年開設。主要理由是應對橫濱市的人口激增,當初,發源地是以一般零售為對象的整體市場,南部是專門面向大型超市量販店的市場。但是,此後,無論哪個市場面向量販店的銷售也在增加,南部市場的特徵也在淡薄。
- 在發貨者的調查結果中,發貨者方面的JA通過合併大型化,但是市場不合併嗎。
- 如果現在分成兩個市場(發源地、南部市場)合為一體的話,經營成本也會減少,事情順利進行就好了,但是現實很難。
【關於下一次以後的課題】 - 作為今後的觀點,“1.流通能加快多少速度?”“2.資訊的集成。包括品牌化在內,如何在市場上積累資訊,並發布資訊呢?”“3.關於加強流通功能,誰掌握主導權來推進措施?”關於這三個問題,有必要深入閱讀問卷調查。
- 與今後的主題“必要規模”、“批發市場的經營”並列,有必要以“充實應對環境變化的附加價值功能”為視點加深討論,並與選址的討論聯繫起來。
- 下一次以後面臨著重要的課題,3月要總結委員會建議,審議時間相當嚴峻。還想討論追加召開1、2次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