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關於批發市場的經營方式 關於橫濱市批發市場的必要規模 關於中央批發市場的理想布局條件 |
---|
日期 | 2007年9月5日(星期四)下午1點30分至下午4點00分 |
---|
舉辦場所 | 橫濱市中央批發市場正宗3樓研修室 |
---|
出席者 | 若杉委員長、高見澤委員、樋口委員、福岡委員、服部委員、鈴木委員、增田委員、池田委員(共計8名) |
---|
缺席者 | 岩島副委員長、三村委員(共計2名) |
---|
舉辦形式 | 非公開 |
---|
報告事項 | 作為從第1回到第4回的應有狀態討論委員會的中間報告書,進行了召開狀況、審議狀況、審議總結的報告、發貨者·經營者問卷的合計結果報告。 |
---|
議事 | 關於批發市場的經營方式、橫濱市批發市場的必要規模、中央批發市場理想的布局條件進行了審議。 |
---|
事務局說明專案 | (1)關於開設及運營方式的論點、視點及討論方案 【批發市場制度的論點】 - 視點:交易限制的緩和和管理運營的效率化,作為市場的信用力和行政的關係
- 現狀:中央批發市場制度
- 這樣處理量持續減少的話,根據重組措施,一部分處理品類有可能需要向地方市場轉換等
【批發商的論點】 - 視點:經營效率化、市場間競爭力強化、商品齊全、市場內競爭政策
- 現狀:原則上各市場、各部分的多批發製
- 研究方案:各市場、各部分的單數批發製等
【仲卸業者的論點】 - 視點:加強規模大型化、經營基礎,維持零星企業的僱傭
- 現狀:根據財務標準的改善措施命令,加強指導
- 研究方案:業者數的最高限度下調、銷售額的最低限額設定等
【管理體制的論點】 - 視點:管理運營效率化、人工費削減、中央批發市場的公共性和公共責任
- 現狀:開設者直營(部分業務已委託外部)
- 研究方案:由指定管理者管理等
【會計制度的論點】 - 視點:提高市場費用會計收支和財政狀況的透明度
- 現狀:特別會計
- 研究方案:公營企業會計等
【一般財源轉入的論點】 - 現狀:根據市預算編制基準的轉入
- 根據地方財政健全化法,從20年度開始對地方公共團體的公營事業計算赤字。赤字的情況下,向議會提出經營健全化計畫等
【布局・規模的論點】 - 視點:根據需求量的必要規模,根據布局和商業圈的地域平衡
- 現狀:綜合2市場+肉食市場
- 研究方案:綜合1市場+肉食市場體制等
(2)關於橫濱市場的必要規模 - 與全國大城市中央批發市場21個市場的平均吞吐量相比,發源地是其他城市平均(每m2用地2.14t)的2倍(4.32t)的過密狀態,南部市場是一半以下的0.81t。
- 根據全國大城市市場的建築物每平方米的處理量來計算的話,建築物延床面積的必要規模在發源地為18.8萬平方米,南部市場7.2萬平方米,合計約26萬平方米。
- 假設原產地、南部市場合計的建築延地板面積為26萬m2,如果是與原產地同等的容積率(118.3%)的土地利用狀況,必要的用地合計約為22萬m2。
(3)關於市場再整備手法的比較 【在現地重新整頓正宗南部市場的方法】 - 原產地由於建築率的關係,擴建非常困難
- 這是現在所在地的整修,不會對收貨和銷售產生影響
- 需要大量的維修費
- 管理運營方面沒有優勢
- 在發源地需要噪音、交通等對策
【將原產地、南部市場功能分化後再整備的方法】 - 對於市場經營者來說,可以開展高效的事業
- 在整備資金方面和管理運營方面沒有優勢
- 在集貨、銷售方面可能會發生變化等
【重新整頓發源地並整合南部市場的方法】 - 可以活用南部市場的出售資金
- 管理運營方面的整合帶來了好處
- 用地擴張非常困難
- 有必要進行高層化
- 物流移動線變得非常複雜
- 在集貨、銷售方面可能會發生變化
- 因為用地面積有限,所以再整備需要時間和成本等
【擴大南部市場並整合原產地的方法】 - 可以活用原產地的出售資金
- 管理運營方面的整合帶來了好處
- 在集貨、銷售方面可能會發生變化
- 南部市場周邊的交通問題等課題等
【確保第3用地並轉移兩個市場的方法】 - 可以活用發源地、南部市場的出售資金
- 管理運營方面的整合帶來了好處
- 設施布局比較自由
- 與現有市場的重建相比,工期更快
- 需要確保約20萬m2的新用地
- 在集貨、銷售方面可能會發生變化
- 交通接入和對環境的影響的事前調查很重要等
|
---|
主要發言要點 | (1)關於批發市場的經營方式 - 有必要充分整理市場整合的需求。因為再整備需要巨額資金,所以即使負擔了那個作為業界也有好處嗎,需要向相關人員充分說明。
- 如何活用現在的市場設施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觀點也是必要的。
- 應該更有效地處理貨物的處理方式。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在3年到4年之間進行。
- 在送到消費者那裡之前能保持多少新鮮度和美味,受流通過程中的管理狀況影響很大。有必要儘快完善可按溫度管理的設施。
- 水產品的處理量減少不僅限於橫濱,在任何市場都一樣。築地也不例外。
- 雖然也有認為向地方市場的轉換是降級的想法,但是只是名字變了,不是沒有太大的區別嗎。
- 不僅僅是相關人員的話,為了能展現橫濱的獨特性,最好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考慮與市場外部的合作。
- 橫濱市的學校供餐中再使用橫濱市場的食材就好了。我想如果不是縱向分配,而是橫向連結的系統的話,市場利用者就會增加。
- 蔬菜水果的情況下,處理的東西全農關係很多,農藥的記帳等也好好地進行著。因此,貨物集中的中央批發市場的東西可以說是安全的。
(2)關於橫濱市批發市場的必要規模 - 人口減少等外部因素和市場間的貨物爭奪也需要考慮。
- 考慮到10年、15年後的市場,是否需要面積20萬m2是個疑問。
- 隨著商品分離和物流效率化的推進,我懷疑真的需要20萬m2的規模。
(3)關於中央批發市場的理想布局條件 - 比起在新的候選地先幾年開市場,我認為以現在的市場為基礎來考慮是順序。
- 如果解決了60%的建築率問題,就可以在現有地增設近代設備,市場間競爭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因為以前和現在流通發生了變化,所以不能把市場作為特區來處理嗎。
- 我想交通體系在今後10年內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有必要考慮。
- 布局調查不僅僅是遷移的情況,在現在所在地繼續這樣的情況和合併的情況下也需要。
- 也需要考慮與豐洲的關係。
- 因為向中央批發市場帶來貨物銷售的功能和轉運功能不同,所以有必要把握各自的比例來考慮布局。
- 考慮到今後橫濱整體的城市結構和平衡,如果單純只考慮市場規模的理論來考慮布局的話,有可能無法與地區政策整體進行整合。
- 也有選擇將南部市場作為果蔬市場,在新的土地上建立水產市場,出售原產地。
- 如果消費者也能買到的銷售中心、魚賣場旁邊水族館等各種各樣的設施的想法出來的話,綜合風格會有怎樣行動的話出現。
(4)關於下次以後的討論 - 不是考慮10年、15年後的豐洲和大田那樣的市場,而是眼前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作為存在方式的問題之一是必要的。
- 在社會增加導致的人口增加的情況下,應該進一步深入討論為什麼必須將兩個市場合為一體的討論。
- 為了2年後的手續費彈性化,首先必須著手建設高效、現代的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