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發言要點 | 【關於市場的經營】 - 不僅要看市場內經營者的經營狀況,還需要在食品流通整體中捕捉。如果零售不變強,市場就無法活性化。
- 量販店、超市增加,零售減少了。與量販店的交易需要一定程度的規模和資金力,為此,如果批發、仲卸一體化應對的話,市場的業者就無法進入在外就餐、中食。
- 發貨人和買方都在增強力量,市場在這兩者的夾縫中是事實。市場的業者也需要合理化、增強力量的措施。
- 隨著資訊化的進展、流通路徑的多樣化,不帶現貨去市場也變好了。去市場購買的獎勵下降,市場地位下降。如何應對這個很重要。
- 在橫濱這個市場中,交通量、人口將如何變化的驗證也很重要。
【關於與消費者的關係】 - 作為市場的課題,“如何向消費者傳遞”的觀點是最重要的。因此,向市場投入公共資金,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限制和制約。確實,為了消費者投入了資金,不是為了批發和仲卸。
- 關於中食的增加,必須舉市致力於飲食教育和本地生產本地消費的措施。
- 市場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的宣傳不是不夠嗎。
- 關於市場,應該提供更多的資訊。我以為最辛苦的是零售,但我不知道仲卸也這麼辛苦。
【關於豐洲新市場】 - 有必要研究2012年豐洲新市場開場對橫濱市場的影響的數據。
- 關於豐洲,為了確保安全、安心,關注著保管、冷藏、新鮮度保持功能。在這一點上,如果橫濱具有相同的功能,就可以充分應對了。必須避免在功能方面落後。我想在這個討論委員會上討論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市場。
- 在水產經營的鮮魚、加工品、冷凍食品中,鮮魚是用泡沫苯乙烯容器來處理的,所以不需要把設施本身圍起來。如果像豐洲那樣低溫化的話,成本就會上升,但是與農林水產省的計畫(“食品供給成本縮減行動計畫”2006年9月)的目標流通成本削減20%的吻合性如何。
【關於本委員會】 - 有必要找到市場的新可能性,表現出切實積極的理想,得到市民和消費者的理解。
- 雖說市場吞吐量有所減少,但仍有70%通過市場。市場的存在意義是隨時都能提供新鮮、安心、有季節感的食品。
- 即使橫濱市場從現在的地方轉移,也沒有這麼大的土地。5年、10年在現在的市場上強化功能是現實的。在此基礎上備齊商品,以提高市民需求這一點上的魅力為目標。
- 只看現在出現的課題的話,因為功能方面落後,所以要提高功能。因此,有必要好好驗證一下是否與市場的魅力有關。
- 市政府的真心話是“雖然市場相關人員的經營狀況不好,但是市政府也很辛苦”吧。市場是絕對必要的,但是作為市來說也很嚴峻,這是這個研討會的開端吧。怎樣才能成為更好的市場,為此能投資多少才是經營方面的課題吧。
- 軟體(經營)方面可能會成為很大的解決因素,所以想收集必要的資訊進行整理。另一方面,在硬體(設施)方面,還是希望以“食品安全·放心”為原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