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7月9日
從這裡開始是正文
第17回:末吉神社考
橘樹郡上末吉村以前的故事
末吉神社
進入鶴見區上末吉4丁目的巴士大道的地方,有末吉神社。末吉神社,1956年4月,以自古以來在上末吉神社坐鎮的三島神社為中心,合祭附近的八幡神社、梶山神社,改名為末吉神社。入口處有一座帶有古色的神明造石鳥居。
這是從舊三島神社遷移過來的。關於舊三島神社,在《武藏風土記》中有“三島社字根畑尼亞利山的半腹二社建石階十九級,例祭9月19日村內圓明寺持”。現在的末吉神社把祭神作為天照皇太神,到明治初年為止是大山祇命。
另外,在氏子區域,舊氏子是上末吉,下末吉,現在是上末吉全域。舊氏子中有下末吉,是因為曾經有半數以三島神社為鎮守的緣故。根據口碑記載,這說明了氏子對三島神社的靈驗之厚。另外,關於末吉村分成上、下兩社的時期,在《武藏風土記》中有“此村古赫上、下斯貝特一村ナリシガ二手二分カレシト、正保之物未達分カレズ元祿至上、下之二村分カテリ”,從正保到元祿之間進行了分村。
在鶴見區域,東西北寺尾、馬場等村莊是同一時期由寺尾的分村誕生的。在這個時代,江戶近郊的幕府直轄領地等地進行了活躍的鄉村的分割。
這一方面表明農村的發展正在進行。1335年(1335年)的寺尾古圖(縣立金澤文庫藏)上寫著末吉領主三島東大夫,這個三島東大夫被認為是指現在靜岡縣三島大社的神官。
據三島大社的調查,現在也有三島東大夫、西大夫的二流社家。三島大社在古代被稱為三島明神,深受源賴朝的崇敬,在創立伊豆旗之際,根據史實的不同,向本公司祈禱勝利。
沒有記錄賴朝在鐮倉開設幕府,給予平時崇敬的三島明神神官領地。但是,以三島明神為軸心,在相模、駿豆、武藏之地創立的三島神社的數量很多。作為在上述古圖中看到的末吉領主三島東大夫的存在確實存在,我相信氏神三島神社是在末吉創建的。
弁賴筆子冢
戰國時代的末吉村被認為是小田原北條氏治下的一寒村。鶴見地區的馬場村有諏訪三河守5代的居城。諏訪坂也有城主的居館,形成了城下町。
鶴見臨鶴見川作為東海道的驛站也是街道的要衝。
另外,上末吉一帶在鐮倉時代,幕府軍和新田義貞軍之間舉行了鶴見合戰,小村莊在戰火中的苦惱也一定很大。
《小田原眾諸領役帳》中有“間宮豐前守康俊三十五貫文、小機末吉”等字樣,小機是中世紀小機城的所在地,大田道灌的小機城攻打史實很有名。
間宮氏在《小田原編年記》中寫道:“住在第一代信冬伊豆田方郡間宮村,稱為間宮氏。”另外還有“六拾六貫文、江戶川崎”等,永祿時期,多摩川流經川崎的南部,從古市場流經尻手、八丁輟一帶。
現在,川崎砂子的曹洞宗宗三寺有信冬的墓地,當時是間宮氏的領地。
三島神社(現末吉神社)別當的圓明寺(上末吉1-8)是真言宗的寺院,被稱為末吉山東光院,在本尊安放了七佛藥師的木造。現在在這個圓明寺遺址上,有江戶時代開設寺子屋教導子弟的僧弁賴的筆子冢。
這個弁賴筆子冢是橫濱市區第二古老的筆子冢。圓明寺於1873年廢寺,現在墓地只留下了遺跡。
鶴見歷史會/大熊司
鶴見區文化協會“鶴翔”
關於本頁的諮詢
頁面ID:157-605-066